您好,欢迎访问威斯尼斯人60555网站 !
   
您的位置:
美丽中国 奋斗有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持续引发自然资源系统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3-09-01 | 315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自然资源系统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新征程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动员令,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责,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扛起政治责任
  年初召开的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工作会议提出,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要做18亿亩耕地红线的忠实守护者,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决促进者,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坚定捍卫者。这是新征程上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必须扛好的政治责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闭幕后,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纷纷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大会精神。
  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济南局要求全体人员把贯彻大会精神和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深入系统学习,领会核心要义、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自然资源督察机构的应有贡献。
  “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要着力担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决促进者’,紧紧围绕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和督察职责,坚决贯彻自然资源部党组及总督察决策部署,以‘三区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为抓手,聚焦重点区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强化日常监管,着力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发挥利剑作用,以‘督出权威、体现价值’的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在传达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时,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武汉局要求全局同志深刻认识自然资源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的重要责任,切实履行好自然资源督察人的职责使命。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大会召开后,国家自然资源督察西安局全体干部职工结合大会精神,就“如何守护好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底线”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表示,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发挥自然资源督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聚焦秦岭、祁连山、三江源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严格开展督察,紧盯侵占生态保护红线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用矿问题,督促地方政府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决促进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表示,将深入理解把握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参考系下的职责定位,找准测绘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局中作出测绘部门的应有贡献。同时,举全局之力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和秦岭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高标准常态化支撑服务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积极推进陕西省地理空间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服务,真正实现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张图”“一个平台”以及“一张规划”干到底。
  南海浩瀚,风光旖旎,是我国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作为履行南海海区海洋自然资源工作的派出机构,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表示,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管好用好南海这座宝库,奋力谱写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篇章。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和典型生态系统调查评估;加强生态系统演替规律认识研究,注重陆海统筹、山海互济、系统谋划、区域联动;持续加大海区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等监管力度,正确处理好“自然恢复”和“生态修复”的关系;充分用好海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以科技赋能海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典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和评估核算以及海洋碳汇研究,努力发挥海洋固碳作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作为“英雄地质队”的地质工作者,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党委书记、大队长丁正江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为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勇担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使命,加快构建“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工作格局,加强科技攻关,为推动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四个重大转变”,其中之一是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船舶与飞机管理处处长赵炎平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极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履行南极条约体系的有关义务,为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尽责,为人类更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作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让首届“最美自然守护者”、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姜文凯备受鼓舞。截至今年,他已在只有0.135平方公里的千里岩孤岛上坚守了26年。“国之所需,我之所向。”已经56岁的他,表示将继续坚守岗位,为海上航行和沿海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保驾护航。
  汇聚各方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全体人员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家表示,要大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状况实时监测、动态预警、定期评估和综合研判,深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理论研究、模型研制、核心技术攻关和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参与专项规划编制审批技术标准制定,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落地和优化调整提供保障。
  “作为自然资源调查、规划和资产权益管理中政策及技术服务支撑的主要参与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资产管理与土地储备部主任杨红表示,要助力加快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赋能体系建设,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权利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探索自然资源多要素组合配置路径,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机制,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衍毓表示,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强化生态用地调查,摸清国土空间生态本底,开展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探索低碳节约的国土空间利用模式,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建立新技术支撑的国土空间全链条监测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安全底线监测评估预警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自然资源与生态评价研究所副所长范振林表示,要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加快改革创新,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有利于生态环保的自然资源、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政策,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自然资源与生态评价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郝欣欣表示,要坚持系统观念,着力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既要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措施尊重和保护自然,也要通过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还要利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等手段发挥资源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探索创新生态修复方案,不断提升生态系统修复和恢复能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信息化支撑部门,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全体人员表示,将立足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大力夯实自然资源“一张图”,推进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数据融会贯通,提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智能化水平,打造更多数据赋能的应用场景,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更多数字方案。
  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大家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和“六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智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作用,组织专家加强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管理重大战略研究,提出建设性、可操作、能落地的政策建议,推动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自然资源领域落地见效。
  主动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自然资源系统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围绕党中央确定的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奋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自然资源领域落地见效。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山环水绕,“扼守”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最后一道关口。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处处长李萍表示,将结合工作职责,加快构建“三带四屏多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总体格局,有序提升三峡库区等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健全生态系统治理体系,抓好长江等“六江”生态廊道生态保护修复;有序推进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
  针对当前福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生态保护修复科学性和系统性还有待提高的现状,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陈明杰认为,要加强规划引领、统筹布局,逐步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过程监管,巩固福建的生态优势。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王建军表示,作为承担指导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处室,将切实扛牢守护“一江清水、一库净水”的自然资源领域责任,全面完成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整体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湖北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处长焦阳介绍,该厅今年着力开展“九大战役”,耕地保护监督处牵头其中的“严守底线阵地战”,明确提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将全方位严守底线,推动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根基。湖北省空间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琳表示,将切实履行职责使命,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湖北省地理国情监测中心主任洪亮表示,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不断强化技术赋能,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创新对热点问题开展分析评价,助力提升湖北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工作人员表示,将以更高站位推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更宽视野统筹全要素系统治理,以更大力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扎实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工程”建设等,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我们将坚持系统观念,综合考量省情实际,把生态、资源、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王岚表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制定“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突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青藏高原、祁连山等重点区域,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着力提升全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调研成果,加强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生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自然资源人更加踔厉奋发。
  湿地深处,芦草青青。在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首届“最美自然守护者”、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常年守护着大批远道而来的越冬候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以及长江十年禁捕等各项生态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治理、鸟类栖息地生境修复、滨海碳汇研究监测等工作,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山环绕,水天一色。“推进实施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两年半来,既有成效和收获,也有困难和压力。”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巢湖综合治理项目专班山水工程组负责人朱广平表示,下一步,将立足实地、踏实探索,处理好巢湖流域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以高质量的巢湖流域生态环境保障合肥市的快速发展,推进“城湖共生、人湖和谐”,造福江淮百姓。
  绿水开阔,江海交融。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郑航表示,将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坚持系统观念,全面保护,攻坚突出生态问题,守护水禽家园,全力推进闽江河口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积极探索闽江河口湿地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打造中国湿地保护样板。
  大地锦绣,城乡共富。在浙江省杭州市,首届“最美自然守护者”、市国土整治中心主任沈乐毅说:“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珍惜‘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始终把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工作的各阶段各环节,以优化村镇规划为引领、以土地整治工程为抓手,努力探索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使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达到高度的辩证统一。”
  绿水青山,和美乡村。这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的写照。6月底刚结束自然资源部驻夏潭村第一书记任职工作的吴楠说,在自然资源部的帮扶下,夏潭村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相得益彰,“美丽经济”有力推动了山美水美生活更美。一个村的美丽蝶变,折射出时代和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我无比坚信美丽中国建设未来可期、前景广阔。”